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内消费和生产的回暖,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急剧增加,以往春节前才出现的用工荒,今年已经大幅提前。在前几天的央视新闻中,就对此有相关报道。
比如为了弥补用工缺口,一些餐饮行业的负责人开启了“花式招工”的模式,一家餐厅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就利用内部员工做人才推荐,如果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企业上班,就会给他相关奖励。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求职人数从第二季度的74.3万人下降到49.2万人;用人缺口也从第二季度的74.6万人,上升到82.4万人。目前,在最缺工的职业排行中,前三名均来自服务业,分别是营销员、保洁员、餐厅服务员。
不仅是服务业,在锦智人力选择灵活用工的企业中也涉及制造业,由于年末制造业订单增加,对蓝领工人的需求也迅速提升。近年来,一些蓝领岗位,尤其是技术类的人才的薪资标准已经超过普通白领。
据悉,如今很多企业的生产线大多进行智能化改造,虽然是减少了招聘普工的压力,但是相应的能操作智能化产线的蓝领工人却少得可怜,也是业内最缺的。而且,这类蓝领的技术员工工资也是快速上涨,一些工种也早已过万。
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缺工最严重的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19个新进排行的企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如“仪器仪表制造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等;而“装配钳工”“工具钳工”等工种,短缺程度还在加大。
另外,目前随着“打工人”的更新迭代,目前“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根本缓解,改变就业观念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锦智人力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与高校进行合作,据悉,部分的高校生就业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有一部分与制造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不希望毕业后从事制造业。毕竟,制造业的环境与办公室的环境不一样,除了薪资要求,高校学生们更在意工作环境等因素。
一些专家表示市场需求可能跟人才供给有一些错位,结构性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劳动力市场上,很多行业面临的招工问题非常突出。这时候,企业更应该选择灵活用工模式,使固定支出转化为可变支出,以节约成本。
灵活用工旗下的“共享员工”模式盘活了部分行业的赋闲劳动力,但也对传统的劳动关系及劳务派遣形式形成了变化。“共享员工”主要是指企业将一定时间内闲置的人力资源调配至具有需求缺口的企业,以降低输出企业人力成本、提高输入企业生产能力、确保待岗员工获得报酬的用工模式。
根据相关机构评估,2018年至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高于23%。
锦智人力作为内孵型的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配套企业,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为企业提供“灵活用工”“共享员工”模式具有以下优势:减轻了输出企业停工期间向“共享员工”支付工资的资金压力;解决了疫情期间输入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保障了“共享员工”的生活收入。